10月28日,原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、中國復關及入世談判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做客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,與學者分享、探討疫情后國際貿易的發展。
龍永圖發表演講。
龍永圖首先將疫情對國際貿易造成的消極影響總結為三個“切斷(cut off)”:國際貿易與投資的聯系被切斷;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被切斷;許多國家與多邊貿易體制的關系被切斷,如,世界貿易組織(WTO)和部分其他區域協定的關系受到沖擊。
對此,龍永圖指出,自己對疫情后國際貿易持樂觀態度。一方面,作為貿易驅動力的市場需求并未消失,只是有所延遲;新的需求不斷出現,尤其是在公共健康和數字經濟領域。另一方面,國際生產鏈和供給鏈雖在一定程度上受破壞,但仍然存在且可修復,當前,國際和中國貿易形勢均在好轉。
演講現場
龍永圖建議,為助力國際貿易恢復,中國需在四方面付出努力。第一,加強國家間的互信;第二,尊重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,特別是以世界貿易組織體系為代表的規則;第三,增加跨國公司以重建、恢復并重新分配被切斷的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及其中各環節;第四,恢復多邊貿易體系的信譽。
最后,龍永圖再次強調,全球化進程受科技發展和市場力量的驅動,是不會逆轉的。
學者提問。
問答環節,龍永圖就全球產業鏈和供給鏈的重建、中美未來在WTO中扮演的角色等問題與學者們進行深入交流。
潘慶中主持活動。
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教授主持并致歡迎詞。
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秉承“立足中國、面向世界”的原則,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資源,依托清華大學綜合實力,積極探索國際人才培養和人文交流新模式。作為清華大學新百年發展的重點舉措,項目自創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領導者的關注和支持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分別兩次發來賀信。項目每年在全球招收至多200名學生在蘇世民書院進行全英文的碩士課程學習,每名學生都獲得項目提供的綜合獎學金。了解更多招生及書院信息,請登陸網站www.108byf.cn,并關注微信公眾平臺@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,以及新浪微博 @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