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30日至6月1日,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,舉行為期三天的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會。作為首次加入在線直播形式的答辯會,學生與老師經過精心準備,跨越19個時區,完成總共21場匯報。
5月30日答辯現場
北京時間5月30日上午8點,答辯會正式開始。學生根據論文內容,以線上匯報的形式,闡述論文的研究目的、方法、內容與意義等。評委老師通過國內現場與海外在線結合的形式,聽取學生們的匯報,并針對論文提出問題,由學生在線作答。
評委現場提問
作為畢業前的一次重要匯報,也是考核實踐能力與專業素質的必要環節,學生們在經歷了前期論文開題、中期檢查、最終論文審核等各階段的充分準備后,迎來此次特殊形式的畢業論文答辯會。
受疫情影響,本屆學生參加答辯時,分散在全球不同地方。同時,37名評委老師中,也有11名身在海外。大家跨越19個時區,克服困難,共同完成此次答辯會。有一位學生,因當地條件限制,答辯過程中遇到供電困難,及時采用備用電源,保證了答辯的順利進行。
6月1日答辯參與人員
此次線上答辯工作經過書院學術部門的周密研討,形成書院專門的畢業論文答辯指南,并將答辯的形式、分組、流程及注意事項等文件提前告知學生和評委老師。針對學生以及評委老師從未接觸過線上答辯的客觀情況,書院共組織六次全程線上模擬,還分別針對學生、評委和工作人員提供多次培訓和操作模擬,讓所有參與人員都熟悉線上答辯的過程與整體情況,得到身處世界各地老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與參與。
同時,這次的答辯會采用的全新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,從準備到正式集中答辯,共得到書院包括IT團隊在內近40位工作人員的幫助與支持。
模擬培訓
蘇世民書院主管學術的副院長錢小軍教授指出,此次答辯是對學生、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全新挑戰與考驗。大家盡職敬業,從制定計劃到模擬培訓,再到正式答辯,都用心參與、全情投入,確保這次特殊答辯會的順利進行。感謝所有參與人員的辛苦工作,也祝賀同學們答辯順利完成
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秉承“立足中國、面向世界”的原則,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資源,依托清華大學綜合實力,積極探索國際人才培養和人文交流新模式。作為清華大學新百年發展的重點舉措,項目自創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領導者的關注和支持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分別兩次發來賀信。項目每年在全球招收至多200名學生在蘇世民書院進行全英文的碩士課程學習,每名學生都獲得項目提供的綜合獎學金。了解更多招生及書院信息,請登陸網站www.108byf.cn,并關注微信公眾平臺@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,以及新浪微博 @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。